中国植被图(1:100万)在线系统
偃松矮曲林特征:
7.矮曲林 Pinus pumila crawl forest
分布在欧亚大陆东部,范围很广,东起白令海沿岸,西至贝加尔湖附近,北自勒拿河入海处(北纬70°39′左右),向南可分布到北纬40°左右(朝鲜北部 )。此外,在日本富士山(约北纬35°20′左右)以北各岛也有分布。在我国境内,仅分布在东北北部山地,一般面积不大,多呈孤岛状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个别高峰顶上,形成纯林,成为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的上限,其分布的海拔高度自南 向北逐渐降低,如在奥库里堆山(北纬51°50′)为1350m以上,向北至白蛤蜊山(北纬52°19′)则降低到1240m以上。此外,在我国东北东部山地的个别高峰上,如在长白山海拔高度1800~2100m之间(北纬40°21′),向北至张广才岭主峰大秃顶子1400m以上(北纬44°21′)再北至小兴安岭的高台山1100m以上(北纬46°48′),于阳坡局部岩石裸露,土层瘠薄的地段,也偶有小面积矮曲林,镶嵌在构成这些山峰的森林植被上限一岳桦矮曲林之间。
这些高峰顶部多为平缓而宽阔的山坡地。地表为碎石块,仅石块间隙有少量石质土。由于地势高,风力很强,冬季降雪常被风卷积在石块间隙及背风凹地等局部地段,致地表严寒而干燥。在这种生态条件下,一般树木不能适应,唯能适应,而根部盘结在石块上,树干由于风压而平卧地面匍匐生长,主干常蜿蜒达5~10m,树冠倾斜上升,150年生高只有1.5~2m左右,径粗可达26cm,形成稀疏的矮曲林。
这类矮曲林常被碎石滩所间隔,组成树种极单纯,仅于丛之间,有团状分布的匍匐状矮灌木丛,如、等。林下、林间植物主要是各种地衣和藓类,以附生石块上的为主,其次为、和等。除地衣外,仅在有积雪的石块间隙,低凹地段以及或灌丛下,生长着以、为主的矮小灌木和数量不多的各种草本植物,但其中不少属垫状或匍匐状的高山冻原或极地植物,如、、、、、、、、 、等。这些草本植物和矮小灌木,大多数属高山极地植物区系成分。因此这种矮曲林的分布 已接近高山冻原,在垂直分布上为向山地冻原过渡的临界针叶林类型,在水平分布上属于向北极冻原过渡的针叶林。
此类矮曲林天然更新困难,其林木无开发价值,但在保持水土,涵养水源方面有重要作用。同时也是珍贵毛皮兽紫貂,灰鼠等栖息场所。并且种子可食,为滋补营养品,该林应划归为防护林,加以保护。
上级目录:针叶林=>寒温带和温带山地针叶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