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 - sjbs38-Silicified Crocidolite
P. 14
木变石的成因产状
目前,国内外普遍认同
的虎睛石形成机制是由德国
矿物学家威贝尔(1873 年)
提出的石英交代替换蓝石棉
而形成假晶的理论。
国内学者通过对河南淅
川虎睛石矿床的研究,认为
虎睛石是蓝石棉后期硅化和
强烈硅化的产物,由 SiO2 低温热液活动沿构造渗入蓝
石棉矿脉并滞留、交代蓝石棉。而将钠、镁、铁等组
份置换出来,同时保留了原有的纤维结构,最终形成
虎睛石。胡锴帆研究我国淅川和纳米比亚库拉曼地区
的角砾化斑马虎睛石,认为其分别受断层角砾化作用
和岩溶角砾化作用。在 2003 年,Peter.J.Heaney 教授
提出新的观点,认为虎睛石是由裂隙愈合作用形成,
而虎睛石的猫眼效应是由石棉纤维而非石英纤维引起
的。